首页 > 考生写作 > 教学反思

《雪人》教学反思

时间:2024-07-18 10:44:40
《雪人》教学反思

《雪人》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雪人》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雪人》教学反思1

今天和孩子们分享的是一本无字书《雪人》,书中图画比较特别,是一小幅一小幅连起来像连环画一样的书,共170幅。

昨天拿到书之后,一幅一幅看图,想完全了解故事内容,但有些似乎看不明白,非常有一种上网“百度”一下的欲望,但是,我克制了自己,目的是试图让自己做一个“无知”的老师,与孩子平等,课堂上完全将主动权交给孩子,看看孩子们能将图读出什么,我和孩子一起来探究。我所做的准备就是将那本书拍成了图片,因为书上的图实在太小了,全体孩子一起看实在看不清楚。

上课了,简单谈话之后,引出故事主人公:封面上是一个雪人的形象。孩子们一看就知道是一个雪人,我们一起看了雪人的五官、装扮,看到了红萝卜做的鼻子,黑黑的眼睛和纽扣,以及头上戴的帽子、脖子里围的围巾等。

一页一页出现图片,孩子们看着连环画式的图片,猜测出故事内容。

1、早晨,小朋友醒来了,拉开窗帘,发现外面下雪了,他开心地穿上衣服、裤子,戴上帽子,和妈 妈说了一声便飞快地冲进了雪地。

2、他抓起一把雪,然后在地上滚着滚着,越滚越大越滚越大,雪人越堆越高,他找来一把铲子,铲着雪将雪越堆越高,已经和他差不多高了,他有点累了,回家喝了一点牛奶,又继续去堆了。

3、雪人高得他站在凳子上才能够得着,后来他又给雪人装上了头,还回去向妈 妈要来帽子、围巾给雪人围上,最后他回家拿了一个红萝卜给雪人按上了鼻子,用炉子里的灰给雪人画了眼睛、纽扣。

4、天黑了,他回家了,睡觉前还到窗前去看看雪人在雪地里,他怎么也睡不着。

5、他爬起来去看看雪人,当他推开门,发现雪人活了,拿着帽子向他挥手呢。

6、小朋友开心极了,请雪人到家里玩。

7、他们看了电视、还悄悄地上楼。

8、雪人和小朋友一起进了厨房,洗手。

9、雪人抽了很多纸,小朋友让他不要抽太多。

10、雪人和小朋友一起去楼上,爸爸妈 妈睡着呢。

11、雪人拿起爸爸的领带戴在身上,穿上了爸爸的背带裤,还戴上了妈 妈的帽子。

12、他们玩了轮滑,雪人摔了一跤,小朋友帮安慰他,他们又开始玩球

13、玩球的时候雪人又摔跤了,后来还玩了电筒。

14、他们开着汽车出去玩。

15、买了许多东西,他们一起开心地吃了。

16、雪人带着小朋友出去玩了,他们在天上飞呀飞呀,飞得好开心。

17.他们看到了很多风景

18、最后,雪人和小朋友再见了

19、小朋友回家又睡觉了,怎么也睡不着,想着他的雪人。

20、最后他发现雪人融化了。(此页我没发现,也没拍)

反思:

1、平等探究,思维活跃。今天因为我并不太清楚故事内容,因此,我处于和孩子一起平等探究的地位,始终以孩子为主体,不牵强他们的思维,且不时发出惊叹,孩子们不断受到鼓舞,越看越起劲,思维活跃,精力集中,非常专注,在大家一起看看说说之中我们将故事猜了出来。这就是教师与孩子平等交流,共同学习的结果。

2、心中无谱,丢失中心。正为自己因不知故事内容,做了一回“钝感”老师而庆幸时,我打开“百度”,看到故事的内容,原来在最后还有一幅反映雪人被太阳融化的图片,那幅图太小了,以至于我根本没看到,也就没有拍进去,和孩子们一起分享时即少了这幅,其实这样一幅很关键的图,是反映生死问题的,前面一系列小朋友跟雪人的快乐情景都是为这一离别之伤而作的铺垫,而我却少了这一转折!这都是我自己对教材心中没谱所造成的。看来,“钝感”老师并非“无知”老师,要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当是博学的睿智的,而非浅薄的愚钝的,是“大智若愚”的,而非“一无所知”的。教师本身有充足的储备,而在孩子面前却是“钝感”的、“后知后觉”的,这样才能让孩子们学得主动,老师引领得有方向。

3、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好在这是第一课时,那些没看仔细的细节,我可以在第二课时和孩子们细细观察,那最后一幅我可以在看完前面所有内容后,让孩子们先思考雪人会怎样了,然后再出示那一幅图,让孩子们体会前后的落差,感受朋友之情的深厚。

《雪人》教学反思2

今天同轨班级老师正好执教《雪人》第二课时,我很感兴趣,因此,课前五分钟预约之后就走进了她的课堂。

她第一教时讲了故事的前半段,到了雪人来到小男孩儿的家里,在他家里玩了很多东西,第二教时接着往后讲。

老师先和孩子们回顾了故事前半段的内容“上次我们讲了《雪人》的故事,雪人到小男孩子家里做了些什么事啊?”

孩子们一一回忆:

“雪人活了。”(不少孩子讲到这一点,看来他们对这一事件非常好奇,印象深刻。我的课堂中孩子们对此也很感兴趣,有的孩子说是施了魔法让雪人活了,有的说是小男孩儿做了一个梦。)

“雪人看到小男孩子家里有一只猫”

“雪人拖卷纸,拖了很长”

“雪人挤洗洁精,挤了许多许多”

“雪人躺在冰柜里”

“雪人开汽车,但是他只是开了灯,没开车,因为他没有驾驶证”

……听到老师的孩子们对故事的回忆,我深感吃惊,他们看得多仔细啊,这些都一一讲得清清楚楚,而我和孩子们当时并没能感知这么多,只是一些大概。接下来,老师讲故事的后半段,孩子们在老师引领下,一页一页往后看,将故事顺顺利利地讲下去了。

讲到最后,小男孩子发现雪人融化了,孩子们并没有那种离情别绪,没感觉失去雪人的伤感,在他们心中雪人并不算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他们认为雪人融化了,还可以再搭。这也许就是这个阶段孩子的思维吧,我们并没必要刻意“引领”。

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感受故事,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至此,我明白了,为什么这个班的孩子对故事了解得那么细腻,那是老师心中有数,她对故事了如指掌,在和孩子分享故事时,能向着故事原来的方向引。这更证实了我“钝感”并非“无知”的想法,老师应当是博学的,只是在孩子面前表现得“愚钝”些,将活动的主体交给孩子。我的第二课时计划:

1.熟知故事内容,仔细分析故事意蕴。进课堂之前,我要再次认认真真阅读文本,将故事内容烂熟于心,并细细分析文本,了解其深刻内涵。

2.创设自由环境,引发孩子激情讲述。我仍然采取和孩子共同探索故事内容的方式,一幅图一幅图地放大出示,让孩子们仔细观察,自由表达,我们共同将故事讲述出来,即使孩子们想到的与原作不完全一致,只要是合理的都认可。我会有意引着孩子将上节课中我们没能看清楚的细节看明白,将 ……此处隐藏7551个字……p>创编舞蹈也是创造性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单纯的音乐演唱活动,幼儿容易感到枯燥,因此,音乐活动中经常有创编舞蹈的环节。在学习新歌时,为了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歌词;或者学会一首歌曲后,帮助幼儿巩固,激发幼儿表演的兴趣。怎样使创编的动作变得更加优美呢?怎样调动孩子感受美和表现美的积极性,主动性?是我思考的问题。

实录:

今天,请幼儿创编舞蹈《小雪人》,目的是要让幼儿创编小雪人在家做各种事情的动作。内容选择时更多的考虑是:“小朋友每天生活在家里,可以看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各种在家的活动;且幼儿从小班开始就玩娃娃家的游戏,扮演过各种娃娃家的角色,创编动作应该比较容易。于是,我就直接引入:“你们平时看到爸爸妈妈在家是怎么干活的?现在请男孩子来扮演爸爸,女孩子来扮演妈妈,学着爸爸妈妈干活的样子。”这时大部分孩子都做一些简单的洗菜、炒菜动作。而后我反复的引导幼儿再想想自己平时除了看到爸爸妈妈在家洗菜、炒菜,还做些什么?无论怎么引导,最后也就只有个别幼儿说看电视、扫地板的动作。在第四遍音乐时,我又反复提醒幼儿“带上好看的表情”、“动作再优美点”等语言提示,可大部分幼儿创编的动作都比较单一、枯燥,不够优美。活动后我反复思考了好几次。这个内容对中班孩子来说应该是非常熟悉的,可孩子们在创编动作时,不能发挥想象创编出各种不同的动作,动作单一、枯燥,只是一味得模仿。

反思与调整:

带着问题,我不断反思,试着创设轻松、和谐、美观的音乐环境,让孩子们自然地感受美。

首先,我应该引导幼儿创编前应让幼儿多接触日常生活,注意观察幼儿的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我们生活在孩子的中间,熟悉幼儿生活,教师在选择创编舞蹈时应从生活中选材,让孩子们到生活中去体验,为此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前可组织幼儿到几个小朋友做客,看看这些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家做了些什么,除了洗菜、炒菜、看电视外还有拍照、浇花、扫地板、擦玻璃等各种不同的情节。这样孩子们在创编时经验就更加丰富了,就不会只局限于一些简单的洗菜、炒菜的动作了。

其次,通过创设美的环境,让幼儿获得美的体验。新《纲要》在艺术领域中曾提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的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而对幼儿审美意识的培养应着重于通过启发和引导,提高幼儿的审美认识,明辨善恶美丑,塑造他们美的心灵,陶冶他们美的情操。因此,首先应注意创造美的环境。为此,在组织《小雪人》活动前,教师应为幼儿创设几个家的环境同时提供小雪人家中各种鲜艳、形象、美观的家中的餐具、床、桌子、椅子把家布置得美观、整洁、温馨、有序,使幼儿处处感受美的存在,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美好的情感。同时活动刚开始应先让幼儿到小雪人家做游戏,在游戏中幼儿扮演小雪人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活动,这样可以为孩子的创编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教师通过艺术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舞蹈是一种随音乐旋律有节奏地运动舞蹈教育应着眼于让幼儿在舞蹈游戏中,得到快乐,享受音乐的美,动作的美。为此,教师首先要确立幼儿是学习主体的思想,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幼儿根据音乐旋律各自做自己喜欢的动作,在音乐中感受快乐,表现出自己内心的喜悦,享受自己表演动作,并欣赏同伴动作的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在创编舞蹈活动《小雪人》中,教师可让幼儿自由分组表演、请个别幼儿表演、集体表演等形式,让没有参与表演的小观众进行评价“你觉得谁表演地好?哪个动作表演好?为什么?”在评价中,也初步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评价能力。

舞蹈是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直观、生动、活泼是幼儿极为喜爱的一项活动,它可以陶冶孩子的性情,使他们从小受到美的熏陶。我相信,这次活动经过调整到我班再次开展,一定会有更大更多的收获。

《雪人》教学反思14

《堆雪人》这首歌曲为三拍子,有两段歌词。第一段歌词形象、易记,第二段歌词稍有难度。第二段歌词的内容是这样的:“小弟弟,小妹妹,你牵着我,我拉着你。围着雪人团团转,多么快乐,笑嘻嘻”。为了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我边范唱边跟另一位老师做手拉手跑步转圈等动作。后来,我又分别请两个女孩与我手拉手边唱边跳了一遍。

当她们被请上来与我跳的时候,其他孩子都流露出羡慕的神情。而当我请这两个孩子回座位,并说“请小朋友最后再来唱一遍”时,我看到了其他孩子脸上的失落表情。我一下子意识到自己在孩子意犹未尽的时候匆匆结束是那么不通人情。孩子们的眼神分明在告诉我,他们也想上来跟老师边唱边表演。孩子很喜欢这首充满童趣的歌曲萌发了主动表演的愿望,这个时候我能置之不理吗?显然不能。我当即作出决定,我们一起来跳吧。孩子们一下子兴奋起来。怎么跳呢?“拉个大圆圈。”孩子们提出建议。“中间请一个人当雪人。”调皮的飞飞出了个主意。于是,孩子们都动了起来,我也有意放慢了带唱的速度。第一段大家站成圆圈原地边唱边跳,第二段唱到“你牵着我,我拉着你,围着雪人团团转”时,大家手拉手围着中间的人顺时针移动。孩子们设计的动作很符合歌词意思,大家围着中间的雪人团团转,非常有情趣,被请到中间当雪人的孩子更是情绪特别高,大胆地表现了雪人可爱的姿态。我又和孩子们一起表演了一遍。最后我大声宣布,他们自编的“堆雪人”舞非常棒,非常成功,孩子们听了快活得又蹦又跳,脸上的满足与喜悦显而易见。

《雪人》教学反思15

在这个年龄阶段,学生应该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的参与演唱活动。本节课中学生能够乐于参与演唱活动,已基本学会了歌曲,同时也能用一些音乐技巧来简单地处理表现歌曲。在学唱过程中学生能够有正确的演唱姿势,在演唱高音时能够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同时还能对他人的演唱作出简单地评价。在识谱过程中能够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运用一些简单地常用记号来表现歌曲。

在本节课中预先的教学设计与实际的教学进程有一定的区别。在歌曲处理环节中学生们分组讨论的很好,选择歌曲处理的方法也很好,但就是在反馈演唱时没有表现出来,应在这一环节中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老师分别给予指导,学生多加以练习,再进行反馈演唱效果会更好。

在本节课中我感到比较得当的地方就是大胆尝试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运用已学过的音乐知识和技巧来处理表现歌曲。但由于是第一课时,学生刚刚学会歌曲,还不是很熟练,有方法处理歌曲,但表现的不够完美。

熟练地运用音乐技巧不是一次课两次课地学习学生就能够掌握的。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加以指导练习,多让学生欣赏一些名曲,多介绍一些音乐表现形式,让学生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老师的引导上升到理性认识,也就是通过自己的理解让学生来二度创作歌曲。

在整节课中,大部分学生已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都已学会了歌曲,像基础好的学生能够运用多种形式来表现歌曲,基础差的学生男生具多一些只是停留在学会歌曲的阶段上,不过今天是学习这首歌曲的第一课时,在第二课时中可以多给他们一些时间练习,加大他们理解创作的空间,我想他们是会进步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雪人》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